荒野週週見
Weekly Lectures
免費講座,室內場地

0624(二)
蛙類的聲音溝通及生殖策略
蛙類如何透過多樣的鳴叫聲進行複雜的溝通。蛙類利用聲音傳遞求偶訊息、劃分領域、甚至警告掠食者 。蛙類鳴叫聲的三個主要功能類別:繁殖、激進和防禦。各種功能所對應的鳴叫聲
更多內容»

0701(二)
讓紙類止淚!再生紙手作推廣
「讓紙類止淚」是由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新竹一團的小鷹所執行的行動計畫,旨在喚起大家對紙類浪費問題的重視。其中一項核心活動是推廣「再生紙手作」,透過實作讓參與者了解紙
更多內容»

0722(二)
領角鴞的生態觀察紀錄及樹木的養護觀念
領角鴞是最接近人類生活的貓頭鷹,其實在公園、學校很常聽見牠的叫聲。因為人類社會的土地開發,破壞原本的自然環境,生態失衡減少了動物的棲息之地我們以棲地補償的概念,提
更多內容»
06/14(六)
綠活圖課程_竹塹城踏查
今天走讀竹塹城,派大星帶領新竹綠活圖的夥伴,從新竹火車站出發,我們用雙腳感受城市的脈動,穿梭於新竹老街與護城河畔,對望南門醫院的歷史記憶,在長興宮的香火中聆聽土地
更多內容»
05/27(二)
2025聯詠科技教育基金會X荒野新竹X照門國小
在校園裡「把環境打掃乾淨」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也確實有助於我們的健康。不過,當我們把這個邏輯直接套用在校園的草地上,似乎就不是這樣了~當我們把草地上的落葉清除,環境
更多內容»
05/22(四)
綠活親海小旅行-龍山國小
親海小旅行是荒野保護協會為國小學生進行新竹海山漁港及環教館環境教育解說場次,通常也是由解說員進行解說,透過講解海鳥及沿岸螃蟹,孩子們可以了解新竹在地灘地生物,以及為
更多內容»
06/04(三)
2025聯詠科技教育基金會X荒野新竹X坪林國小
聯詠科技教育基金會與荒野合作的偏鄉兒童自然體驗已經邁入第四年,今年我們為孩子設計不同的自然體驗課程,而與自然接觸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動手做”,第一堂課我們帶入枝葉園圃的觀
更多內容»
06/07(六)
水水濕地-民眾場
一連下了好幾天的雨,沒想到今天的天氣卻意外出奇的好熱,不過卻澆不熄大家參加活動的熱情! 民眾攜家帶眷的陸陸續續報到中。小樹開場介紹新竹市母親河(頭前溪)源頭歷史及溪浦子
更多內容»
06/14(六)
晶智達光電 X 荒野新竹 頭前溪淨溪工作假期
頭前溪素有大新竹地區「母親河」之稱,沿岸設有公園綠地、自行車道及各項親水設施,是民眾日常休憩的重要空間。然而,隨著遊憩人潮增加及汛期暴雨沖刷,沿岸垃圾棄置與環境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