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四期相思寮、國光石化大城濕地實地探訪

圖:耳機/ 荒野新竹培力夥伴/2010-12

  站在溪湖糖廠兩層樓辦公大樓的屋頂,眺望這片即將被規劃為中部科學園區第四期預定地的廣袤田野,600公頃的一望無際,錯落的三合院在甘蔗田間佇立無奈身影。原本從新竹直奔彰化相思寮,以時速一百公里的速度消逝的時光,突然在此刻像猛力踩了煞車似地轉換節奏,緩慢在眼前演繹著安靜恬適的農村光景。

  台灣農村陣線的博任是這天的導航員,這才知道先前已在「大埔農地抗爭」與「1113反國光石化遊行」上看過他的身影,他為我們簡介目前中科四期的進度,以及接下來能夠努力的方向。瞭解事件始末之後,不難想像的是這徵收事件又是政府官員一味地草率傲慢的決策,600公頃的預定地有泰半是原先台糖溪湖糖廠的土地,卻為了要求園區的方正整體性而要增加徵收周邊的相思寮農地,簡直荒謬得令人無言以對。好在經過各界團體一連串的抗爭與發生,目前大多數的相思寮居民獲得原地保留的許可,然而仍舊有幾戶人家因地處園區中間地帶而必須遭到迫遷的命運。

  三合院廣場上曝曬著剛收成好的黑芝麻,裡頭交雜著白色芝麻,主人陳老先生告訴我們這白色芝麻是屬於黑芝麻中營養不良的部分,而我們平常吃的白芝麻則是另外一種品種所長成的。而這營養不良的白色芝麻可以藉由與黑芝麻間的重量不同,以風吹的方式加以分離裝袋。對於我而言,這又是寶貴的一堂生活常識課。

  廚房餐廳的老式木質收藏櫃與餐桌輕聲地說出這個聚落的年紀,荒棄不用的大灶也吐露著人口嚴重外流的具體影響。陳老先生平淡地說著後輩都在外討生活的這件事,而我清楚的瞭解他所說的,其實就是過去在課本與報章雜誌裡讀到的,有關農村人口外移與老齡化問題。

   「謝謝你們三不五時就來關心我們,否則我們兩個老人家面對這款政府,真的不知麥安怎咖好啦!」看著那樸實真摯的眼神,這無疑是心目中台灣最寶貴的人文價值,他們所擁有的自然智慧是我們窮盡一生也難以學習領會的。可是我們的政府和財團,卻不斷無聲無息又肆無忌憚地欺壓毀壞這既有財產,數落貶抑農漁業的產值與存在意義,彷彿他們恨不得用一個大鏟子將土地翻轉倒置,換上他們眼中那代表先進腳步的新穎科技與繁榮社會,建立赫胥黎筆下的「美麗新世界」。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里燒香的人們。」週末的鹿港小鎮一如記憶裡的樣貌般熱鬧喧嘩,但萬萬沒料想到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的辦公室竟然座落在鹿港最熱鬧的街道上。十數人擠在空間不大的辦公室裡,眼前坐著的便是彰化環盟理事長 ─ 蔡嘉陽老師,也就是「返國光石化,保護大城溼地」行動最主要的推手。三小時的討論與交談,聽到一些較為內幕的訊息,也了解到過去石化業者老放在嘴邊說嘴的新加坡殼牌石油開發案例子,實際上是因為興建處是位於赤道無風帶的島嶼,且過往新加坡並未有任何石化工業,而台灣目前卻已經擁有三輕、四輕、五輕和位於麥寮的惡魔島「台塑六輕」。

 

  是夜,落腳的旅社不是別處,正是芳苑地區最大的信仰中心:彰化芳苑普天宮。「住在香客大樓」對於我而言是個奇妙的體驗,安排我們住宿的魏清水大哥是芳苑當地社區推廣的主要推手,睡前等待盥洗的這段時間,他和我們分享著他對這鄉鎮發展的願景,如何以既有資源將在地產業推廣給國人,獲取開拓除了原先農漁業基本產值外的財源。聽著他,將聽覺神經所接收到的部分具象化,並與記憶中過往在書本與媒體上看到的鄉村產業推廣報導作一重疊比對,雖然魏大哥所描繪是充滿希望與未來的藍圖,可是關於都市人是否願意下鄉觀光、體驗農趣,進而成為一個能夠永續存活的產業這一點,我仍舊無法輕易地被說服,我無法這麼樂觀地以為,當然我希望我的想法是錯的。

  隔日清晨,我們實地體驗了昨夜魏清水大哥所說的牛車文化,先搭乘柴油三輪車來到濕地岸邊,沿路上經過了這座漁村裡蜿蜒的巷弄,無數帶著歲月與人生刻痕的雙眼以充滿疑惑的方式看著我們,我們臉上帶著笑靨,而他們則呈現出一種難以令人看透心思的面無表情,究竟我們是以什麼樣的角色定位來到這塊土地?該以何種態度來面對這一切,才能真正地稱之為「尊重在地文化」?

  坐在牛車上,航行這段長達六、七公里的濕地海岸線,步履蹣跚的牛老叔安靜地行走,不曾抱怨。跳下牛車,陪著另一位正氣喘吁吁的採蚵阿婆行走在濕地上,11月入秋後沁涼的海水浸入鞋襪,平板而薄的濕地專用鞋讓土地的起伏與溫度毫無阻礙地傳達到觸覺神經,軟濘的泥地孕育著無窮無盡的物種,架構出這歷經上千年行程的生態系統,閉上眼睛,享受難得的體驗,幻想著時光在一瞬之間倒轉流動,最先的「她」會是什麼模樣?而這一切也許即將毀滅消逝,滿是無奈與無助。

  望著聳立在濕地步道旁的竹竿,它隱約地講述著潮汐與月球間神秘的互動力量,那巨大難以抗衡的一切被量化成竹竿的實體高度,令人再次打從心底對大自然感到敬畏。此外,在這塊濕地上,生平第一次看到如此龐大壯觀的和尚蟹大軍,這是過往在新竹香山所未曾目睹的奇景。牠們不斷地從土地裡以優雅的旋轉姿態冒出,一步 一步地向我們逼近,屏氣凝神,深怕一個微弱的呼吸擾動便會破壞這完美的動態平衡,所有的驚嘆號皆以靜宓的模態往心裡堆疊。真實的「成千上萬」,如果能轉化為人民的力量,大概就會像吳志寧所唱的歌曲一樣吧:如果我們一起同聲大聲唱,那會是多麼大的能量!

衷心地希望這些美好能夠不斷地展蜒,在這個最壞的時代裡。
回程的路上,想起1976的那首90年代:

BYEBYE了淡水的夕陽和紅樹林

我們會有快速道路 而這就夠了不是嗎

BYEBYE了快樂的童年

我們會更優秀的下一代 而這就夠了不是嗎

鄉土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