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漪芳(野火)

  十一月二十日鬍子大哥驚鴻一瞥的出現在新竹分會週年慶上,依舊談笑風生,與各方英雄好漢把談甚歡,大哥風範令我們好奇:鬍子大哥最近忙些什麼好玩的事呢?好奇不如探問、探問不如行動,咱們決定走訪鬍子大哥。

  十一月三十日與天麟老師、淑津、寶鳳、淑英、文鈴浩浩蕩蕩殺將過去,心中原先所勾勒的情景是:在鬍子大哥的竹屋頂三合院下閒適的品茗細談鬍子大哥的當年勇,聽聽他的護溪行動、聽一聽他講新竹的古,凡事歷歷數來如數家珍,再加上和煦的秋風、秋陽,這將是非常閒適的「開港」啦!

   有山有水的燒炭窩  

  不想,他在電話裡「報路」的時候,傳來的卻是電鑽唭哩喳啦的聲音,真的不知他在做什麼耶!車遠遠駛入燒炭寮只見一堆石頭上站著一群人,指手畫腳,然後電鑽就「滋~~~一下」,在做什麼呢!看起來頗為慎重呢!原來那是他正在為新起的燒炭窯進行最緊要的封頂工作。

原來胡大哥正在與鹿寮坑山豬湖文化生態社區協會進行社區營造的活動,由於鹿寮坑的這個所在地叫燒炭窩,窩就是客家話山凹的意思,燒炭窩是五龍村的五條小山脈中的一個山凹,早期在燒炭窩有數十座燒炭的窯,是農民在秋收以後重要的經濟活動,把身邊現成的相思樹幹鋸成一段段放入窯內經過火燒、火燎燒成木炭可以賣錢,因為芎林鄉的飛鳳山丘陵是桃園台地的最南端,他的丘陵地形多砂礫、石塊,就地取材就可以纍成石窯,後來社會進步各種燃料更方便了,木炭窯經濟價值不夠,開始沒落,很多窯都廢棄不用了,鬍子大哥他們正在整修舊窯、也搭建新窯,嘗試古人燒窯的方法。

        這搭窯也是有學問的,早期的窯多依山坡地勢而建,窯肚和窯肩在山坡環繞的三邊下,壘石圍住另外一邊,順便做燒材口和窯門,到了山坡頂端在壘石成半圓形,塗上紅土留住幾個出出風口和煙囪,再封住整個窯的縫隙,就可以了,窯一定要封密,不然火太旺等開窯就可能全部的材都燒成灰了,所以這也是一種技術喔!這種依山坡而建一大半包在山坡裡的叫做沉窯,另外有一種就叫浮窯,就是鬍子正在嘗試的新窯,完全由平地一塊一塊石頭疊起來,他的風險是先在中間架好柴再在外層疊上石頭,如果最後一塊石頭沒有放好,取材時可能整個窯都會坍塌下來。

這種疊石的經驗也是很重要的石駁坎的經驗傳承,在芎林和新竹地區的客家庄,早期修小溪的堤防或者是梯田的邊坡、甚至修井都是用壘石的方法,這是先民留下來的生態工法,修小溪的時候成U字型施工,底部叫做魚鱗石,以逆水的方式一塊、一塊插入石頭,排在溪的底部,兩旁溪岸則堆疊一塊一塊的石頭,歷久而不會損壞,是最環保且聰明的生態工法,也是先人就地取材的智慧結晶。

 

 

梯田的石駁坎 令人發思古幽情的老灶

為了讓當地社區的人們重新認識石駁坎、認同這些活動,鬍子大哥成立「新竹縣第二區社區營造培力工作坊」,整修廢棄的三合院,將右廂作為圖書室「充棟樓」,保留廚房的大灶,和原先的建築結構與功能,擴建屋外庭園,做為社區老人練客家八音的地方,成為社區凝聚力量的根據地,「充棟樓」的圖書要進駐時,更是動員五龍國小的小朋友以五輛牛車,大家手牽手,心連心一起往裡搬,希望「汗牛充棟」、「學富五車」,讓小朋友可以在「充棟樓」找到生態方面和文化方面的書籍。

鬍子大哥真是無處不令人驚奇,對客家庄的過去與未來,他真的很了解、也投注很多的心力,十二月二日新的窯要舉火,鬍子大哥要一夜不眠在那裡看顧,歡迎一起去守夜,十二月四日在燒炭窩要舉行第一個開窯儀式,更是盛大,歡迎大家去贊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