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歷史沿革    地  質   十八尖山首頁

   

         十八尖山是新竹市仍保有自然生態環境的人工闊葉林,歷經日據時代的戰事而封山。光復後,國軍接收了軍事坑道與要塞,而禁止遊客進入,得以保有原始的山林風貌,近年來成為全市民休閒遊憩兼具運動的好所在。 

         山的範圍是「東接粟子埔,西止於土地公坑」的山體。粟子埔又名出粟埔、出粟湖(湖是指小盆地),位在今寶山路與中山高速公路交界的科學園區管理處附近;土地公坑(古奇峰是由閩南語「土地公」諧音而來)大致在南勢溪與土地公坑溪交會一帶。 附:位置圖

        十八尖山位居新竹市東南郊,是指一片地形由新竹縣北郊迤邐而南,呈新月形延續約七、八公里,由十八個峰頭組成的丘陵地帶。東麓與清華大學為鄰,西麓有學府路上的諸多學府---交通大學、省竹中、省商與建華、培英兩國中。

        十八尖山森林公園佔地五十三公頃,標高約131.79m最高點在國父百年誕辰紀念亭 旁的碉堡上;介壽亭視野開闊最宜登臨展望:面向西北,新竹市區盡入眼簾,右眺頭前、鳳山兩溪流,前面遠望台灣海峽,能見度好時,在水連天處亦能見到四公里外長康油田的鑽油台;東南連接雞蛋面,並可遙望大霸尖山及五指山。風景絕佳,堪稱山清水秀。

        如今十八尖山區,不但能在柏油路旁或山間小徑中尋得石觀音的芳蹤,還能認出日軍備戰的遺跡。所不同的是這裡經過市府有系統的開發後,已成為新竹市民重要的遊憩地。為了逃避都市叢林,浸浴在芬多精中與森林裡的陰離子精靈共舞,不論是早起的銀髮族、日入斗金的大老闆、下班後的上班族、莘莘學子....或是家庭主婦,從凌晨到天黑,新竹市民莫不絡繹於途。  

十八尖山歷史沿革

整理: 楊淑津 

 

十八尖山是新竹市的後花園,市民在這裡可以親近滿山的花草樹木,鳥聲蟲鳴不絕於耳,在這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地方,從漢人未來之前到清朝開始、經歷日治時期、國民政府統治直至今日,十八尖山在竹塹地區發展歷史中曾經扮演的角色如下:

  1. 鹿場---漢人尚未入墾前, 是原住民道卡斯族竹塹社鹿場。

  2. 漢番界線

1761年(乾隆26年),福建分巡台灣道楊景素為釐定北路番界,在台灣北部「挑溝堆土」,築土牛和土牛溝,依據施添福考證竹塹的土牛溝在「金山面和柴疏山接壤處...埔頂...石頭坑-蜈蜞窩-巡司埔」,其中石頭坑是清大梅園東側小溪,雞蛋面是仙宮里西北的十八尖山後坡,可知清代的土牛紅線經過十八尖山,足見在清代地圖上是紅線,在地表上是山溪為界線的漢番界山。

  1. 義塚

  1. 1772年(乾隆37年),清朝中葉起,漢人漸將拓墾的腳步推向十八尖山山麓附近,界外荒山,築墳瘞葬(埋葬)。

  2. 1777年(乾隆42年),竹塹土牛線附近的 枕頭山、蜈蜞窩、雞蛋面等地,設為義塚

  3. 1867年(同治6年),清政府明令虎頭山、十八尖、雞蛋面等官地為義塚,「十八尖」之名,首次出現於官方告示中。

  1. 森林公園

  1. 1916年(大正5年),新竹廳長高山仰,在市街與十八尖山間籌建新竹公園。

  2. 1924年(大正13年),官民在十八尖山建遊覽公園,開闢環山汽車路及山頂展望亭,並進行清塚;建立東山公園(因位於城廳東方), 又名森林公園

  3. 1927年(昭和2年),新竹州知積極將昔日的遊覽公園規劃為近代式的森林公園。

  4. 1928年(昭和3年),在「御大典紀念事業」的名義下,慶祝昭和天皇登基,市內軍民合建,正式劃十八尖山為森林公園。

  5. 1929年(昭和4年),對大量廢墓地的無主埋骨修建納骨塔、萬靈塔,以安慰幽魂,在十八尖山設置三十三座石觀音柱雕刻,並舉行開光典禮。

  1. 軍事要塞

  1. 1941年(昭和16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開鑿了大量的山洞,建立防空要塞於山中,把重要機器與設備都送進山洞,並禁止遊人涉足。

  2. 1945年(民國34年),台灣光復,由軍方接收進駐,為了防範中共武力犯台,在那各自成群的許多山洞,又肩負了保衛台灣的重責大任,成為軍事體系的一環。

  3. 1962年(民國51年),軍方遷離(但山上的防空洞,仍屬國防部管理),再次開闢為遊覽公園。

  1. 文教學府集聚

  1. 1926年(大正15年),新竹州立中學(今國立新竹高中),從原址(今國立新竹女中)遷入十八尖山下。

  2. 1940年(昭和15年),設立新竹州立商業學校(今國立新竹商業學校),(原本為新竹之競馬場)。

  3. 1951年(民國40年),新竹市立中學遷校於十八尖山西峰(虎頭山)下,改名竹一中,今為建華國中。

  4. 1955年(民國44年),國立清華大學復校於新竹,位於十八尖山東麓。

  5. 1956年(民國45年),新竹縣立第二女子初中,設立於新竹一中與新竹高中之間,今為培英國中。

  6. 1958年(民國47年 ),國立交通大學復校於新竹州立商業學校對面。

  1. 其他

  • 1928年(昭和3年)十一月,自來水水源地於十八尖山東麓竣工。

  • 1928年(昭和3年)新竹第一代競馬場建於赤土崎(今新竹高商) ,可惜競馬場跑道不足一千公尺,不能做為正式賽馬場地,後來遷建香山為全台最大的競馬場。

  1. 新竹的第一號公園

  • 1956年(民國45年),新竹縣政府公佈「新竹都市計劃」,將十八尖山劃為公園。

  • 1962年(民國51年)四月十日,開闢為遊覽區。就這樣歷年來在市政府的整理維護下,使得十八尖山遍山綠樹成蔭,沿途瀝青路面平整,鳥與蟲鳴,空氣清新,已成新竹市民每天運動休閒的最佳去處。

  • 1982年(民國71年)七月一日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後,依都市計劃命名為公一公園,也就是新竹市第一號公園。

參考資料:

范明煥、張德南等,2003年12月,《竹塹文獻雜誌》,第二十八期,新竹市:   新竹市政府

  十八尖山的地質     

大部屬洪積世的台地紅土礫層,含氧化鐵,呈酸性反應,缺乏磷酸有機物,土壤貧瘠,不適耕種。然而,在本地亞熱帶島嶼型氣候的孕育下成就了人造林(相思樹林為主)與天然林的混合景觀。

走在十八尖山公園的步道裡,你可想過在你腳下的土地長成什麼樣子是灰灰的水泥還是黑黑的柏油在一些裸露的土表上,你還有機會仔細觀察十八尖山的地質,你會發現除了土壤之外還有大大小小圓圓的石頭夾雜其中,圓圓的表面很平滑,所以叫它們卵石,台灣到處都可看到卵石,它們是怎麼形成的呢?那就跟環境與時間的改變有關係。

        石頭不是一開始就圓滑的,它們是從高山上的大塊岩石碎裂下來的,有稜有角,尖銳粗糙,各形各樣,然後被河水沖下,由上游坡度大到下游坡度小,一路上這些石塊在水裡互相碰撞、翻滾、磨擦,把稜角都磨圓,由粗糙到光滑,成為卵石,最後在流速減緩後,逐次沉積到水底,所以我們可在河口、海邊、海底,就有一層一層的卵石,年復一年愈來愈厚,百萬年後形成沉積岩層,再經地質作用,成為今日陸地上的礫級岩層,也記錄下台灣過去千百萬年來,環境與時間改變的故事。

定點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