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淑滿 / 2011-12-23

項目符號 文史解說,在荒野寥寥可數,毛媽媽算是個中翹楚。今天她分享了香山地區朝山的文史,不論年代、人名、地點如數家珍,條理分明,真是令人佩服她平日對文史方面的耕耘。以下是我就毛媽媽今日所分享的內容中,印象較深刻的部分所做的心得分享,希望各位有興趣的夥伴,下次可不要錯過喔!
項目符號

清代台灣由於吏治不良,官方社會控制力薄弱,再加上移民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經濟利益衝突等因素,導致武裝衝突─械鬥,甚至升級為抗官事件,如朱一貴、林爽文等事件。西元1826(道光6)年,以鄭用錫為首的舖戶及仕紳聯合籲請興築磚石城,並於1829年完工落成。磚石城的興建,使竹塹的重要性大大的提升,更具北台灣行政重鎮的氣勢。當時以竹塹城為中心,溝通南北往來的道路,稱之為「官道」。早期的官道與遞送文書的「舖遞」(類似今日的郵務)有關,同時也是各級文武官員「巡防」的路線。

項目符號

早期的寺廟大多沿著官道建立,香山福地(頂寮土地公廟)及香山天后宮都在中華路五段420巷內,這一條巷子即是早期的官道之一。日治時期,總督府實施「市區改正」(都市計畫),開闢寬闊筆直的馬路,傳統的街道因路面狹窄而逐漸退縮為不起眼的「巷道」。「福地」是清領時期新竹地區對土地公廟的稱呼,如水田福地、采田福地等。福德正神是土地的象徵,當土地豐收時,要蓋廟答謝土地公的功勞,若是連年欠收,則認為是沒有奉祀好土地公的結果,更要蓋廟祈福,而這正是土地公廟普遍可見的原因。

項目符號

台灣民間信仰一方面承襲閩粵文化傳統,一方面具有開疆闢土的冒險精神。早期香山地區的居民大多由福建泉州移民而來,且多以捕魚為業,因此媽祖成為當民眾的信仰主神。咸豐年間(1850)因舊港淤塞,香山港正式開放為兩岸對渡口岸,香山天后宮也因香山港的開發,而逐漸形成地區性的大廟。新竹北門郊戶「金長和」所獻匾額『靈昭海國』,現仍懸掛於正殿內,為昔日香山天后宮的繁華留下了見證。

項目符號

古人認為疾病是瘟神所帶來的,因此早年閩南沿海地區流行放王船送瘟的儀式。在地理方位上,香山位於台灣西北部,此處為寒暖流交會處,所以王船容易在此處停靠。在民間信仰的角色中,王爺所代表的即為瘟神(但稱王爺者,未必都是瘟神),居民將靠岸王船所載之神像,就地安置奉祀,並於日後經濟情況許可之下,集資創建宮廟。「靈興宮」之創建即緣於此,西元1887(光緒13)年峻工,目前奉祀五府王爺(刑、王、朱、沈、蕭)外,另奉祀天上聖母、五穀先帝等。

項目符號

在民間信仰的空間裡,對保佑村落居民平安的神明與兵馬,要定期舉行犒賞祭典,感謝神恩,而有「犒軍」儀式。犒軍是犒賞五營兵馬,五營即指村落界限的範圍,在五行的方位(東、西、南、北、中)配上五靈獸的地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勾陳),插有大簽和竹符,以宮廟為中心(李將軍─黃旗),四方界限設四個營頭把守,象徵張(綠旗)、劉(白旗)、蕭(紅旗)、連(黑旗)這五大將軍把守村落安全的地點。犒軍儀式有酬謝之意,同時也是村落住戶經常集會最好的機會。

項目符號


上方圖片中,左邊是象徵北營─連將軍兵馬駐紮地的黑旗,右邊是昔時的香山海堤,遠處則是今日的西濱公路,今昔對比如此鮮明,彷彿正娓娓訴說著香山歲月的古往今來……

項目符號

荒野花絮

週二、五免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