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貓,圖:黑貓、娃娃/2015-07-11
準備過程比當學生念書時有過不及,登凱老師提醒如下,也分享他第一次的對小學生自然生態解說的心得--當掌聲想起
|
||||||||||||||||
![]() |
||||||||||||||||
下午,月梅老師帶領大家到三叉埤社區觀察當地社區營造,環境生態與環境資源,也要我們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
|
||||||||||||||||
![]() |
||||||||||||||||
![]() |
||||||||||||||||
![]() |
||||||||||||||||
湖畔數座一座人力小水車,利用踩踏的帶動,可將湖水舀出,農業社會為灌溉用,現今雖為社區營造所建構,但沒有維護,生鏽的水車也只是美中不足的嘆氣硬體依喜好做了,軟體的知識與後續維護有待加強。 |
||||||||||||||||
![]() ![]() ![]() |
||||||||||||||||
![]() |
||||||||||||||||
外來樹種小花蔓澤蘭狂妄的覆蓋在埤塘步道周遭的樹種上,只差尚未開花以是稱王稱后,不假以時日原本社區環境生態美意種植的樹木將一棵棵被滅頂。一個錯誤的決策影響台灣生態系遭受極大的破壞,不知該區的首長是否有砍除的計畫,以確保埤塘的綠生態。當然小花蔓澤蘭不只在台灣的山區郊區,在都會區內只要沒有園藝關心的公園或學校或公家與私人機關等角落悄悄地擴展其惡勢力。 月梅老師提到現階段政府推廣環境教育,鼓勵人們改變對於環境的思考方式,進而積極參與日常環境保護活動;各個社區也希望透過社區改造,農村改造,生態水土保持等讓生態生生不息。社區有的是環境,荒野協會能協助的是透過人的引導提供環境保育觀念;這二者如何結合為一,是目前正在籌劃的功課。 |
||||||||||||||||
![]() |
||||||||||||||||
借用外行人是看熱鬧這句話,在介紹時,該選擇用誇張的言語彰顯各種植物昆蟲,還是用平穩的語氣介紹。要的是一時的好奇的賣弄,還是有達到共享永續的生態平衡,完全掌握於自己的表達能否感動人,起碼是以有一點點的好奇的懷疑,推理與聯想,科學性的邏輯慎思與辨別以供可以回答”這是什麼植物/昆蟲”得疑問。當然回答的夠有趣嗎?能構成一般民眾對此事物的感動與感嘆,甚至只是一點點的環境保護的想法與行動嗎?這又回到早上登凱老師說的透過文字、口語、以及影像,連結性的設計表演出人與環境的關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