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荒野土地 獻綿薄之力

 邵錦攀(中國文化大學 觀光事業學系)

 

       一個開放的心是自我發現和成長的開始。在我們承認自己並不知道一切之前,我們不會學到任何東西。大學之前從未踏足台灣,心中留有想像與嚮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高中畢業後初至台灣,既是對本身自立自強的鍛煉,更期許在學習歷程中獲得新知增長見識。在滿懷熱忱中度過大學生活,也感受到台灣志工活動多元,志工文化盛行,參與人群廣泛。

 

       初次參加志工活動,是在系學會服務學習營隊,參加文山婦幼部「關愛之家」志工服務,照顧小孩子陪他們玩耍,體驗到志工之奉獻精神令人嚮往。對於陸生來講,更能深刻認識台灣社會之美——人。爾後一直熱心志工服務,先後在文化大學圖書館、大稻埕國際藝術節、101跨年環保志工聯盟、荒野保護協會等擔任志工。

 

        一次偶然機會得知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招募油羅田友善耕種棲地維護工作假期」志工,便與志同道合的冠州相約報名一同前往。1021日和1216日去油羅田共服務過兩次,每次從台北到油羅田需要轉三次火車,花費2個多小時時間,算是頗為周折,但每次都很期待,可以接觸到那片充滿自然生機的土地,體會那種難得遠離城市的寧靜。工作內容也不繁雜,幫助清除田裡雜草,為農作物預留生長空間,播撒黃豆綠肥,搬運已收割的稻草,還開闢荒地,種植檸檬香茅,以稻草作為天然肥料將其覆蓋。這些工作看似簡單,實際下田操作起來卻需要一定的體力支持,還要不斷的練習,尋找出省時省力的好方法,半天下來已經感覺腰酸背痛。工作之餘,認識田裡的各種植物、動物和它們的生長習性,算是一場寓教於樂的戶外教學了。

   

       參與短短兩次志工活動,我們個人對於荒野的貢獻總是有限的,對油羅田的照顧也是短暫的。可讓我更加在意的是荒野保護協會的這種,透過自然教育、棲地保育與守護行動,推動荒野保護的工作得到踐行,為美好的自然環境貢獻心力,更喚起了大家的熱誠,樹立全民參與的典範。我喜歡台灣這片土地,也願意在短暫的求學生涯裡,盡可能為荒野土地獻上綿薄之力,志工活動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

 

 

厭倦都市塵海,台灣青年志工開創新綠海

潘冠州(中國文化大學 觀光事業學系)

 

       自從大二擔任志工開始,過程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深受志願服務提供的價值所吸引,之後陸續報名志工團隊投身公益活動。我認為志願服務是對社會責任態度實際的行動,奉獻自己閒暇的時間去回饋社會,推展社會服務工作,於我而言可以放鬆身心、與人交流讓彼此共好。

   

       荒野保護協會是一個由尋常老百姓自發性投入的環境保護團體,我們擔任「油羅田工作假期」志工的過程中,嘗試以友善的耕作方式,讓原先生存於這片土地上的生物繁衍不息。2017年一共造訪新竹油羅田兩次,學會幫田裡除草、施以綠肥、搬運金黃色的稻,以及種植檸檬香茅,與錦攀一同學習與土地相處的智慧,體會到「沒有滴下眉上的汗珠,怎能拾起田中的麥穗」,神農氏教導先民的農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跟著油羅田大哥的腳步,探索田裡種植許多蔬果是我認不出來的,可見平常看到的都是農作物經過加工後的模樣,今天真讓我大開眼界,看似燈籠樣貌的植物洛神花、像鳥兒翅膀羽翼的翼豆,這塊寶田還種植一串串猴子最愛的香蕉,以及碩大的番石榴。可惜還沒成熟,我等人只能望梅止渴。耕作過程是和昆蟲搶食物、與野草爭地盤、向天候賭運氣,如果一切順利收成便是豐年祭,過程中若有些因素使然,長時間細心照顧的農作物可能血本無歸。我是農業門外漢,在志工服務過程學習有趣的農務知識,以及增強自己勞動的強度,透過「做中學,學中做」,從懵懵懂懂到老天爺賞飯的經驗中,體會到一些農作要領,揮灑汗珠的幸福滋味。

   

       都市人生活的快節奏,到了新竹油羅田我們放慢腳步,雖然沒有看到鳥語花香,卻聽聞狗叫貓鳴。田地隨處可見的蝸牛一步步往上爬,種植的作物一寸寸往下扎根,再強的風吹雨打依然屹立不搖,我與錦攀身為志工的熱忱,在台灣這片土地向下漫延,保護自然要從小做起,謝謝有最好的閨蜜與我分享栽植農作的美好,未來希望能讓生命去影響生命,邀請更多的夥伴一同關懷地球,照顧孕育萬物的荒野土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願我們的分享能喚起對土地抱持嚮往的您,一同為台灣土地開創新綠海。

 
 

 

         鄉土關懷     田間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