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麟老師(頭號錄影)老古(首席攝影)仙草(紀錄)/2010.12.29

項目符號 水路大隊走訪竹東圳近四年,頭一次有機會『走』入圳底,趁著圳路短短四天歲修無水期,揭開水路隧道裡的神秘面紗,一窺圳路結構,在農田水利會竹東站承辦人劉同敏先生帶領下,一行人著青蛙裝、備手電筒,興奮地亦步亦趨跟著劉先生的腳步緩緩踏進鮮少人能接觸的五號隧道,他說這一段隧道是最平緩好走的,為安全起見每個人還各自簽下切結書呢!
每個人各自簽下切結書
項目符號

沿著縷空鐵梯縱身而下,依序進入二米寬水道中,高約二米的圳牆頓時遮去平地視線,一股動物糞腐的潮濕味撲鼻而來,原來是附近養雞場溢出來的味道,其實圳路還算乾淨,除淤泥外,尚有5公分積水,佈滿玉米螺、台灣蜆、青蚌等淡水貝類,足見圳內水質淨度。

項目符號

有一處圳牆呈L型,前後高低差了一呎左右,劉先生說後段較低處是溢水口,遇颱風、豪雨水量大時直接從低牆處分流至附近溪流。過了淤泥淺水灘,水路橋下的圳底路面高起水乾無物,橋底兩端多了積水淤泥與雜物,劉先生解釋,圳路設計水橋時底面一律升高,架空的水橋清污不便,土泥堆積兩端維護時較好清理。

劉先生說明L牆功能 圳路設計水橋時底面一律升高

圳路時而乾旱、忽而有水,劉先生說這情形有幾種可能,一是當初設計時高低差測量錯誤,也可能是圳路底下土質鬆軟陷下去了。有一段砂石較多較深處,清理時就需要「夏吧」(日語發音) shovel下來清,就是俗稱小山貓的小型推土機。腳底下的水漸漸多了起來,水裡的東西也變的豐富;水綿藻、青蛙、小魚兒、砂石、螺貝、蜆、蚌、垃圾、樹枝等,還有,我們也發現了多處農民們的小巧思哦!

終於進入今天的高潮處五號隧道,隧道內幽暗闃黑,彼此間對話迴音繚繞,隧道沿著地形而鑿稍彎不直,高度超過二公尺,滿水位時頂端有空隙,因而給了野生動物最佳棲身處,牆頂可見倒掛休息的蝙蝠群。短而平緩的五號隧道約100公尺,很快地來到另一端出口,即見四號水門,主圳路的水門平時關閉擋水,遇歲修、颱風、豪雨,視出水量將水門打開分流水量。
五號隧道入口    隧道內幽暗闃黑
蝙蝠成群

水閘門

項目符號

水門不遠處再見二分水路橋,底下有幾位臨時工人搶時間以快乾水泥修補牆壁裂縫,水路橋過後一處縷空鐵梯附近圳路橫掛一條拇指大小粗繩,原來這是截留萬一不慎落水民眾的救命繩,劉先生說全圳約有七、八處掛有這樣的救命繩索。這裡的圳路牆面水痕明顯,水痕高度約莫150公分,水痕處亦是牆面加高的地方,目的為容納更多出水量,一般來說圳路出水量不會超過牆面2/3高,平均出水量控制在牆面高度1/22/3的地方,剩餘的1/3容量備用裝載颱風、豪雨時的浮動水。

臨時工人修補牆隙 救命繩
項目符號

每年農田水利會編列維護經費約50萬元,包含歲修,目前圳路水量除供應農田灌溉也提供寶山水庫原水,民生與工業都仰賴竹東圳,因此除非特別狀況,一年僅停水45天。

項目符號

特別感謝農田水利會劉同敏先生的陪同,讓水路大隊有機會得償宿願,夥伴們各個興奮莫名,是一次難忘的水路體驗,感謝慷慨出借青蛙裝的荒野夥伴,還有之前曾帶過我們進入軟橋攔河堰管理站的范金巒先生也特地準備熱熱的珍珠奶茶和花捲,溫暖每個人的胃,范先生,神蒙您哪 !(客語謝謝你)

范金巒先生準備的熱食溫暖大家的胃

感謝農田水利會劉同敏先生的陪同,讓水路大隊有機會得償宿願,是一次難忘的水路體驗

水路大隊參加成員天麟老師(頭號錄影)金美、老古(首席攝影)ivy、淑英、仙草(紀錄)

項目符號

荒野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