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淑津(小草)/2008-12-12
|
|
|
白沙屯昔稱為「白沙墩」乃白沙堆積成丘之意。位於苗栗縣通宵鎮的西北端。 | |
|
|
在白沙屯拱天宮山門旁有一陶製導覽圖 |
廟後之海灘,有一 片定沙植物,冬季時節, 生長的不是很好;其餘大都是雜亂的漂流木 |
|
|
舊火車山洞---過港隧道探險 路已被雜草淹沒,但仍可行走,隧道內是單行道已無鐵軌,約500公尺長, 洞內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一行人聲勢浩大,壯膽摸黑前進,約走10來分鐘,總算安全出洞。 |
|
|
|
到了洞外,登凱手拿蛇蛻皮,大家直冒冷汗,暗自慶幸,因裡面暗暗的什麼東西都看不見, 也只有生物眼的登凱才看的到,研判可能是過山刀的蛻皮。 |
|
|
|
另一個隧道已被圍起來不能通行,就走外圍馬路,沿途都是像芒草的草,佔據整個山頭 | |
|
|
華他卡藤 大多長於林緣或芒草地, 是淡小紋青斑蝶的食草; 蓇葖果,肥厚,披針狀圓柱形 ,呈180度劈腿;種子先端具白色絹毛,隨風遠飄 |
|
|
|
白花牽牛 低海拔山野、林緣及海濱皆有分布,幾乎全年可見開花,花冠直徑約一元硬幣大小。 |
|
|
|
過港貝化石塚 距今約一百萬至六百萬年前,地殼經過多次的碰撞而隆起形成各式的大小山丘, 經過溪流沖蝕切割所造成。 |
|
|
|
含大量的貝類、海膽,及單體珊瑚化石。 | |
|
|
快到中午,來到好望角蕃薯園午餐 ,由於沒有事先預訂, 園主徵求是否可等半小時後再來,因此轉往碉堡附近。 |
|
|
|
好望角蕃薯園一進來兩旁有古灶 | |
|
|
鐵棚屋頂上爬滿蔓藤植物,棚內是供野炊和手工藝DIY。 | |
|
|
好望角碉堡,屬軍方所有,由於缺乏管理,裡面有棉被、枕頭,應是流浪漢暫住。 | |
|
|
從觀景台上遠望,藍天碧海一線牽,銀白波浪 相連,像千百條大魚在海上競泳。 通霄鎮與後龍鎮交界有21座風力機組,成為另一種壯觀的景致。(圖:鴻鈞) |
|
|
|
欣賞自然天成美麗海景,吹著涼風,令人心曠神怡 ∼ (圖:鴻鈞) | |
|
|
快樂的一群荒野人 | |
|
|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理事、台北市社大民間促進會理事長...等職位, 身兼數職的林淑英與荒野才藝美少婦青蚵嫂同名同姓, 今日不期而遇,惺惺相惜,倍感溫馨∼ |
|
|
|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林淑英贈送五十年前一位美國 教授來台所出版的木柵人書籍與翁坤章先生 《木柵人》攝影集出版於1960年,是1959年到政治大學客座的美國Southern Illinois大學新聞系教授Howard Rusk Long在木柵街頭的攝影集。Long教授每週從政大到木柵街上,帶著攝影機記錄當時木柵的常民生活,在Long的鏡頭下,民國48年的木柵生活得 以被記錄下來。原書在台灣並沒有出版,是日後台灣人到美國去偶然看見才引回台的,書中人物仍生活在台灣..... |
|
|
|
餐後,傾聽園主翁坤章先生娓娓述說自己家鄉的故事 ;其中,反對火力發電廠興建、 清理海邊堆置多年的垃圾、遏止舊鐵路隧道內非法焚燒垃圾....等公共議題,是個愛鄉愛土的勇士。 |
|
![]() |
|
|
|
本想看石滬,但早上是漲潮未能如願;回程,仍抱著試試看是否潮已退,可一睹風采, 皇天不負苦心人,在一個軍營前方,有兩個完整的淺灘石滬。 |
|
![]() |
|
有一塊不是很清楚的石碑,記載著石滬的經營、管理、維護與漁法;苗栗縣後龍地區有23個石滬,每個都有名稱。石滬,簡單的說,是一種捕魚的陷阱,它的形狀,隨著當地海岸潮流的方向而有所不同,有心形的、有畚箕形的、有樹葉形的...。小的石滬大概有籃球場大,而大的石滬,甚至有足球場這麼大。 |
|
|
|
靠近岸邊的淺灘石滬,這個石滬算是比較大,且很完整 | |
|
|
岸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礫附著大量石蚵,有不少村婦辛苦的在挖著 | |
|
|
這個石滬較小,有一漁民在整理漁網 |
![]() |
今天玩的非常愉快,感謝盈昌的帶隊,讓大火ㄦ有個結伴同遊兜風的機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