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楝 | 落葉喬木 台灣原生種 |
英文名稱: | China Tree、China Berry |
學 名: | Melia azedarach Linn. |
科 別: | 楝科(Meliaceae)楝屬(Melia) |
別 名: | 苦苓、楝樹、楝、金鈴子、紫花樹、森樹、翠樹、旃檀、Baaaran(泰雅)、Bagasu(排灣) |
|
|
莖:高可達 15 公尺以上,樹皮灰褐色,有深刻不規則縱裂紋。 |
|
葉序:大多 2 回奇數羽狀複葉,大葉互生小羽片對生,小葉3∼5對 葉形:卵形或披針形;葉端銳;歪基 葉緣:全緣、鋸齒緣或不整齊分裂 葉質:紙質,兩面平滑 葉脈:羽狀側脈 |
|
花序:花多數,圓錐花序,有淡淡香氣。 花瓣:4~6枚,離生,覆瓦狀排列,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鈍,擴展,雄蕊10,雄蕊合生,紫黑色,與花瓣同長;花柱短,藏於雄蕊筒內,柱頭頭狀。 花色:淡紫色 花期:春天3~4月 。 |
|
果實:核果,卵狀球形,成熟時由綠轉黃褐色
。 果期:4~6月 |
種子:1個,長橢圓形,成6稜堅核。 傳播: |
原產地: | 日本、中國、印度、琉球和台灣本島。 |
分 佈: | 平地及中低海拔丘陵。 |
習 性: | 不畏潮風鹹土,為本土種植物,生長快速,喜高溫,可防風、抗旱 |
用 途: |
|
|
|
|
|
|
|
|
|
|
|
《苦楝若開花》 詞/莊柏林 曲/王明哲 演唱/紀乃菡 苦楝若開花 就會出雙葉 苦楝若開花 就會出香味 紫色的花蕊 隨風搖隨雨落 苦楝若開花 就會春天來 苦楝若開花 就會結成籽 紫色的花蕊 隨風搖隨雨落 田嬰停佇厝邊角 白頭殼樹頂做巢 一陣囝仔佇樹腳 掠蟋蟀仔佇相咬 這是一首懷念歌曲,出自第二本以本歌為主題的詩集,完全以現實手法,描述兒童故鄉的情景。日本人曾以苦楝會在春天開美麗的紫色花朵,像其本國的櫻花一樣,在嘉南平原到處種植,甚至當做路樹,紫色的花蕊,開滿鄉野春郊。 苦楝是落葉樹,冬季光透,春天一來,葉花同時自枝枒間迸出,花蕊含蘊幽幽香味,隨風飄得很遠。白頭翁跟著來築巢,夏天啄食苦楝子,有時掉下來,小孩們撿起來,當彈弓的銃子,打麻雀來玩。苦楝幹也可削來當陀螺,從田青間抓來的蟋蟀,在苦楝樹下鬥玩。 現在的故鄉台南縣,在歷經四、五十年毫無環保意識之政策下,而今生態已遭嚴重破壞,甚至每下愈況,觸景傷情,以此詩遣心懷。 |
|
|
|
|
|
|
新豐紅毛港池塘邊盛開的苦楝 | |
|
|
新豐紅毛港池塘邊盛開的苦楝 | |
![]() |
|
11月葉子有點枯黃 | 12月葉子大都枯黃 |
|
|
金城湖自行車道旁的苦楝 | |
|
|
同樣是苦楝的樹幹顏色、材質差有夠多(株高約3公尺,算是幼株吧)。 | |
|
|
苦楝樹幹 |
葉卵形或披針形;葉端銳;歪基; 全緣、鋸齒緣或不整齊分裂 |
|
|
2~3回羽狀複葉,大葉互生小羽片對生 ,小葉3∼5對 | |
|
|
苦楝樹幹 |
葉卵形或披針形;葉端銳;歪基; 全緣、鋸齒緣或不整齊分裂 |
|
|
剛長出來的嫩葉,聚集在一起 |
花瓣:5枚,萼鐘形5裂 ; 雄蕊10個,花絲相連而成紫色筒狀,有淡淡香氣。 |
|
|
滿樹淡紫花,非常秀麗高雅,令人迷醉∼ | |
|
|
果熟時黃葉落盡,滿樹金鈴,艷陽照射下,金光閃爍,極為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