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河社區橫屏背步道生態導覽資源調查培訓計畫

圖文:淑津(小草)/2011-03-29

項目符號 2011年荒野接了群創基金會委託有關東河社區橫屏背步道生態導覽資源調查培訓專案,計畫目標:

1. 透過生態資源調查過程,使社區志工具備更多當地生態認知、棲地保育觀念。

2. 透過相片紀錄及感動故事上傳部落格,讓居民及遊客更加瞭解東河社區自然資源。

3. 深化導覽內涵,讓土地倫理的觀念傳遞至遊客,進一步保護大自然。

項目符號 橫屏背原為原住民居住地,日治時期為便於管理統治大舉遷移部落,現在以賽夏族、泰雅族、客家人為主。

圖:瑞仙

此次計畫新竹荒野的召集人,簡溎勤(台灣山桂花)&東河社區風健福老師

兩人大略溝通一下,對於此計畫之共識及未來彼此如何合作

前排左起:許老師(海茄苳)、淑珍(睡蓮)、素櫻(Sakura)、屏芳、玉雪(青楓)

後排左起:瑞仙(仙草)、淑津(小草)、溎勤(台灣山桂花)、淑英(小英媽媽)、風健福老師、盈昌(蒼蠅)、雪芬(小茉莉)、秀澂 老師(水草)

風健福老師為我們介紹橫屏背生態賞魚步道的來龍去脈

橫屏背生態賞魚步道

項目符號

於民國98年由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出資,東河社區巡守隊幫忙把草劈掉共同興建而成,位於東河村中興橋旁,順著步道往上可抵橫屏背。

項目符號

民國91年起開始護溪,護溪範圍從1.中興橋下的橫屏背溪→2.鹿矮寮(後人稱此為「六矮寮」)下的溪→3.鵝公髻山下百媚橋下的溪→4.鳥嘴山下來的溪→5.大窩山下的大窩溪...等,全年禁止採捕水產動、植物,確保河川生態永續利用。經過連年休養生息,河域生態豐富,魚類有台灣石賓、馬口魚、苦花魚、溪哥魚、鰻魚、蝦…等。

步道前的山坡以前都是茶園,

後來沒落了就改種杉木

入口處兩棵台灣及己好似並排歡迎我們

風老師說明大野芋的吃法,他的園區有大野芋,它的外表跟姑婆芋一樣,不過裡面的莖是粉白色。一般吃法是葉子去掉吃葉梗(葉柄),皮剝一剝,削薄薄的,鹽巴灑下去抓一抓,就可以吃了。在南庄他們已經吃了20 30年。

風老師說溪頭秋海棠 tangiwis(意思是:吃了嘴會歪),把秋海棠較嫩的莖採下來,剝掉外皮當涼拌,放一點鹽巴,很開胃。

步道兩旁寬闊,當初開闢時就將兩旁野草清除才建
攀藤植物非常強勢,沿路飄下來酸藤帶毛的果實,可就看不到它的蹤影。
木製棧道 整條溪都是亂石,找不到下去的小路
沿路樹蔭遮蔽,是個非常大眾化平坦的步道
3/29是第二次探訪,天氣晴朗,剛好看到天上的雲瀑,非常濃厚,看有點像海獺
巡守隊員會在枯水期將溪旁竹林 或樹木砍倒到溪流水道上,以防偷捕魚者來抓魚。
綠竹林
風老師與伙伴們沿途記錄動植物
這個樹洞以前有個蜂窩,風老師擔心遊客受攻擊,將其清除掉

純樸的鄉民遇到好天氣,會將棉被、衣服拿出來曬,

漂亮的步道牌示及吊橋兩旁的鐵網,他們都隨興的使用。

中午在瓦祿產業文化館外面,感謝溎勤、雪芬等人煮了大鍋菜,慰勞大家。

餐畢再與風老師聊聊將來的合作事宜。

項目符號

荒野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