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盈昌 / 2016-09-23~2016-10-07

圖:劉盈昌、許佩玲、何佳姝、胡字艾、黃淑儀

活動地點:竹東水資源回收中心與河濱生態公園三、四期

  頭前溪河濱生態公園   六寮古道   飛龍步道   油羅田   紅毛港

  竹北水資中心認識污水下水道活動簡章

由新代教育基金會贊助的2016臺灣真體驗戶外教學竹東河濱公園四場次,原本選定竹東河濱公園12期生態治理區做為教學場域,承接活動的解說夥伴也陸續探勘了三、四回。就在最後一回勘探時發現,在天候異常與維護失當的雙重因素下,整個1、2期生態治理區生態池的狀況很失常。生態池沒有水源進注,呈現乾沽狀態;加上水生植物種類與數量的減少了許多。所以只好轉移教學場域至維護狀況比較好的3、4期生態治理區,並加上竹東水資源回收中心的參訪行程。

生態治理區的生態池,可以讓小朋友瞭解濕地與水生植物的天然淨化功能,新加入的水資源回收中心參訪,可以讓小朋友瞭解污水處理廠人工淨化水質的過程。人工淨化與天然淨化相互相搭配與比對,讓小朋友可以更瞭解水源淨化的不易與重要性,進而更加珍惜我們的水資源。

  

第一場新竹市茄苳國小

圖:劉盈昌、許佩玲文:劉盈昌 / 2016-09-23

大合照:茄苳國小與荒野志工、竹東水資源回收中心廠長

廠長為小朋友說明污水管路流向

第一關前處理系統:攔污柵
第二關生物處理系統:缺氧池 第二關生物處理系統:終沉池
第三關消毒放流回收系統:魚菜共生展示

第一組:由月亮(曾月釗)帶領小朋友

觀察生態池的淨化與動植物

第二組:由臺灣欒樹(王淑滿)帶領,

天氣炎熱,樹蔭下是解說的好位置

第三組:由楓香(葉淑玲)帶領,

問答間,觸發更多可能性

  

第二場新竹市朝山國小

圖:許佩玲、何佳姝文:劉盈昌 / 2016-09-30

大合照:朝山國小與荒野志工、竹東水資源回收中心陳先生
利用污水廠區的模型說明污水處理流程 第一組:由思源埡口(江銘通)帶領
第二組:由野百合(古美玲)帶領 第一組:由楓香(葉淑玲)帶領

生態池的水生植物,除了能淨化水質外,

也提供動物棲息、覓食的場域

整個生態池的設計,就像彎彎曲曲的腸道

增加水體停留的時間,增進淨化效果

  

第三場新竹縣桃山國小

圖:胡字艾文:劉盈昌 / 2016-10-05

大合照:桃山國小四、五、六年級與荒野志工、竹東水資源回收中心陳先生

污水進廠第一線:地下室的攔污柵,負責

攔截污水中的各種固態物體,氣味很重

攔污柵攔下的固態物體,經機器

絞磨成砂粒狀態,集中在此,統一處理

今天的生物處理系統,因颱風天

有人亂倒高濃度清潔劑,呈異常狀態

經處理過達排放標準的水,還需經

最後的UV消毒,降低大腸桿菌含量

第一組:由山櫻花(賴素櫻)帶領 第二組:由羅望子(蔡慧珍)帶領
第三組:由楓香(葉淑玲)帶領 巧遇檢測水質的工作人員
由工作人員說明如何檢驗水質

桃山國小四、五、六年級的同學,

大多是合唱團成員,

由老師帶領獻唱一曲回饋志工

  

第四場新竹市大湖國小

圖:許佩玲、黃淑儀文:劉盈昌 / 2016-10-07

大合照:大湖國小與荒野志工

藉由廠區模型說明污水處理流程

雨中參觀生物處理系統的生物池
第一組:由思源埡口(江銘通)帶領 第二組:由羅望子(蔡慧珍)帶領
第三組:由大冠鷲(陳永隆)帶領 葉片上的鹿子蛾
牆面上的蠅虎 即將盛開的水黃皮

感謝∼荒野志工

召集:劉盈昌

解說:江銘通、賴素櫻、曾月釗、王淑滿、古美玲、葉淑玲、蔡慧珍、陳永隆

攝影:許佩玲、何佳姝、胡字艾、黃淑儀。

特別感謝竹東水資源回收中心許廠長與陳先生,協助說明污水處理廠水質淨化過程與導覽場區內的各種污水處理設施。

荒野花絮

 新代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