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無涯,圖:瑞仙、溎勤、老古、金美、玉筑、學無涯/2016-03-20
連綿的陰雨和北臺灣糾纏多日不肯罷休,水路大隊全員仍以家有喜事的心情,迎接參加2016年開春第一個活動的民眾,樂觀地把這場大雨看作是天神為活動洗塵接風。
|
![]() |
序 幕:強棒出擊一字排開,生態文史樣樣精彩。
超級解說員溎勤信手拈來,又念了一首有關春分的俗諺:「春分有雨病人稀、五穀稻作處處宜。」想必今年會是個豐收年。 |
![]() |
<阿伯今呢?> 阿伯今呢?掌牛去哩! 牛今呢?賣忒哩! 賣介錢今呢?討女甫娘哩! 女甫娘今呢?大樹坎忒! 大樹今呢?白蟻蛀忒! 白蟻今呢?雞仔啄忒! 雞仔今呢?犀刂忒哩! |
|
![]() |
在柔美的春光裡緩步行進於千歲步道,夥伴先是介紹連通管工程的特色, 再分享利用香蕉植株的皮抽絲製成工藝品的經驗。 野菜達人溎勤沿路講得一口好菜,害大家早早便飢腸轆轆。 為什麼這麼美麗的小徑卻有個「千歲」之名呢? 原來這步道是社區居民合力鋪設完成的,參與工程的長輩年齡加一加大約千歲喔! |
![]() |
全國最小的無人看守發電廠——桂山無人發電廠。 |
![]() |
一路上,我們虔敬地向大自然借幾片樹葉, 由大人帶著小孩一起回味利用自然物自己動手做玩具的歡樂年華。 |
|
|
![]() |
小 合 照
活動行進動線,A組從水源頭往軟橋社區的方向走,B組反向行進。 參觀完彩繪社區,兩組分別在此小合照。 |
![]() |
早期農村社會在樹下、路旁或廟口擺一大茶桶及倒扣的茶碗,供應路人免費飲用。茶水上灑一層薄薄的粗糠以防牛飲傷身,每一滴茶水都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 原來只是要回味農村奉茶習俗的活動,因為素琴的用心,竟煮成了暖心暖胃還會黏人的薑茶。 |
![]() |
A、B兩路人馬在春耕繁忙的農路上會師, A組解說員兼司機將車鑰匙交給B組,以便B組回程使用。 農路的邊坡上有社區居民的祖墳。 Ivy解說客家、閩南、泰雅族人安置祖墳在觀念及做法上的差異。 |
![]() |
洗 衫 坑 溎勤教我們從葉子的特徵判斷藤本的菊花木和木本的洋紫荊竟然有親戚關係。 水頭伯公洗衫坑這裡的社區長輩,看到這麼多年輕人來關心社區,開心地和我們互動起來。 |
![]() |
水頭伯公是當地人的重要信仰,活動帶到這裡,我們不忘獻上虔誠的祝禱。 |
![]() |
水路,水路,水走的路。上坪溪水從水源頭攔河堰走入進水口, 渾濁的溪水要先在沉沙池將沙土留下,再走分水道, 一道送進寶一水庫,三道送進寶二水庫。 行進的水有的走明渠,有的水走暗渠, 有時路人使用的柏油路面底下,便是水走的路。 |
![]() |
矮店(或稱隘店)社區住著一棵老澀葉榕,從社區出來, 遠遠便看到我們的戰馬,哦耶!我們終於來到水源頭了。 |
![]() |
由大霸尖山下來的水,分別注入往尖石的油羅溪和往五峰的上坪溪, 再匯流於頭前溪出海。竹東圳的水便是取自於上坪溪。 現今的軟橋里為昔日的軟橋庄和花草林庄,而「花草林」即蓪草之意。 可見這裡曾經盛產蓪草,然而如今已所剩無幾了。 小淑玲說客家人會以「tóng 花草」來代稱空心大老倌的男人。 |
![]() |
吃飽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中午在社區的老屋餐廳用餐,除了享用客家美食,還有一屋子老物供人懷舊。 |
![]() |
基於安全考量,我們在社區這端遙望位於縣道122旁的一號隧道, 即右下圖偏右邊被香蕉欉遮掩的那個地方。
|
|
|
![]() |
從泥濘的菜園裡走上來,眼尖的夥伴發現土坡上佈著一層雨來菇。 據野菜達人溎勤的描述:這是雨神帶來的美食。 地木耳,也叫葛仙米藻、雨來菇、情人的眼淚、天使的眼淚。 學名:nostoc commune 阿美名:nalepera 富含豐富的鐵質、維生素、膳食纖維、植物性蛋白 與人體必需的胺基酸等,重點是熱量也不高 |
![]() |
洗 衫 喔 ! 客家的水文化裡,「洗衫坑」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
![]() |
社區裡原有一家傳統的kám-á-tiàm,可惜最近因租約問題已停止營業。 我們以戳戳樂玩有獎徵答,回味老店的往昔。 |
![]() |
往事不只是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