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文、麗明,圖:麗明 / 2016-01-05
|
||||
|
![]() |
|||
在美麗的晨曦中,我們來到靜謐的小村,南埔∼黃金水鄉。 | ||||
![]() |
![]() |
|||
一早南昌宮就香氣撲鼻,社區媽媽們在忙著今日的午餐共食。 | ||||
![]() |
![]() |
|||
解說活動在南昌宮前拉開序幕 |
荒野新竹第一期解說員魏子強, 為我們做最詳細且精采的解說 |
|||
![]() |
![]() |
|||
在挑水壢古道上,子強訴說古道的前世今生。 | ||||
|
||||
蜿蜒的挑水壢古道。 | ||||
![]() |
![]() |
|||
建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的 張家古厝『 金鑑堂』 |
位於觀音蓮座山麓的金剛寺。 | |||
|
![]() |
|||
堅持理想的蕃薯伯用古意盎然的 意象迎接來訪的客人。 |
棚上有熱鬧的『木玫瑰』花苞, 棚下有認真聽講的我們。 |
|||
![]() |
|
|||
烤地瓜,當然就是要用烘窯的啊! | 聽聽這些年南埔社區做了些什麼… | |||
![]() |
![]() |
|||
找回水鄉的生命力∼修水圳 | 穀東俱樂部,相招來吃米! | |||
![]() |
![]() |
|||
當桶柑盛產怎麼辦?免驚! 桶柑餅、桶柑醬、桶柑露、桶柑酵素… |
打響鹹菜桶、打響南埔村! | |||
![]() |
![]() |
|||
經由社區的再造, 開始社區老人的共食與醫療服務。 |
生活、生產、生態, 三生共榮的優質社區。 |
|||
![]() |
![]() |
|||
土埆厝示範教學 |
堆稻草不只是堆稻草!經過多年雨淋, 堆壘在裡面的稻草還是乾的。 |
|||
|
![]() |
|||
只用了一棵樟樹蓋成的莊家古厝『錦繡堂』 | ||||
![]() |
![]() |
|||
舊時的農具展示,你看懂了多少? | ||||
![]() |
![]() |
|||
用'一棵樟樹'末端樹幹刨空的桶子。 |
謝謝辛苦的秋天, 讓我們知道這個'大毛蘭'有多大。 |
|||
|
![]() |
|||
大型碾米器 | 小型碾米器 | |||
![]() |
![]() |
|||
參觀子強的開心農場。 | ||||
![]() |
![]() |
|||
廟埕前的午餐 | 孜孜不倦的解說員,捧著飯碗繼續講! | |||
![]() |
![]() |
|||
農村經濟的振興需要你我的力量。 | ||||
![]() |
![]() |
|||
村民的守護神∼石爺,每年農曆4月8日前的周末有熱鬧的石爺祭活動。 | 與石爺為鄰的喜鵲家族。 | |||
![]() |
![]() |
|||
水圳的水頭總汴頭。 | ||||
![]() |
![]() |
|||
清澈的南埔水圳。 | ||||
![]() |
![]() |
|||
經過社區老人家的努力,這百年的水車依舊伊呀地唱著歌! | ||||
![]() |
![]() |
|||
有時候,我們無法用現代的科技去取代前人的智慧, 這是一塊無法被取代的相思樹枕木。 |
||||
![]() |
![]() |
|||
看著這樣的場景,你的耳畔是否也響起了這首歌∼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 ||||
![]() |
![]() |
|||
郭爸的水力發電,經過修復後仍然持續發著電。 | ||||
![]() |
![]() |
|||
中式午茶,用在地種植有機米製作的糙米奶、鹹、甜碗稞。 | ||||
![]() |
||||
黃金水鄉∼快樂學習之旅!感謝有你的參與。 |
![]() |
感謝總是對我們不離不棄的輔導員: 錦榕、淑津、盈昌、永隆、淑芬、碧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