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黛比/ 圖:黛比、屎弟/2010-11-27

長官開講篇    定觀馬槽朝聖記    井仔腳瓦盤鹽田與烏腳病紀念館

四草生態漫漫遊    期末之旅(文余正賢)    期末旅行(文彭樹勛)

項目符號

如果您問荒野新竹的夥伴,新竹分會的馬槽,大家一定會用興奮的語調與閃亮的眼神,告訴你,就在竹東沙坑仔土地公廟旁邊的雞寮啊,十三年前,一群人,因為躲雨,就在哪裡,決定了荒野新竹分會的誕生。

項目符號

正是因為如此,沙坑仔定點觀察,比其他定點,黛比充滿了多一些些的期待。

項目符號

這也是二十解最後一個定點觀察了,三個月的課程,走探了五個定點,每一個都很有自己的特色,組長大人們更是卯足全力、火力全開希望能網羅新秀的加入(菜鳥頓時成為眾所矚目的Super Star,耶!!~ )

項目符號

這個有溫柔陽光的初冬午後,由沙坑仔組組長柏頌帶領,我們開始了馬槽朝聖的行程。

項目符號

要去沙坑仔的路又小又彎,車子從縣道轉入產業道路後,大約開了十多分鐘才抵達傳說中的土地公廟,我在心裡暗暗的想,十三年前,這些人到底為啥要來這裡,鳥不生蛋狗也不拉屎的奇怪地方呢? 或許有機會,可以再聽月梅老師說一說,最初的那一份熱情與衝動。

當然土地公廟一定是第一個定點,柏頌組長仔細的介紹了沙坑仔名稱的由來,涵蓋的範圍,我們也認識了土地公廟前的大樹烏來柯。

當然這個廢棄的雞寮是今日最矚目,大家看了又看,還是不能想像,當年一群人擠在這裡做啥麼,不過這不重要,看了發源地,追了根,更有歸屬感,我們是荒野人耶,在這個大家庭,可是有一千多位家人的。

正因為人跡罕至,更顯得格外的清幽,

能夠有志同道合的夥伴同行,連孩子們也十分開心呢

項目符號

探訪竹東圳十三號隧道,得要走一段下坡小徑,聽說這條路,每年就靠解說員定點觀察時,來踩踩踏踏,路是人走出來的,真是不變的真理。

項目符號

竹東圳是由清代地方仕紳林春秀先生募集地方人士之力量,聘請日本土木技師,於民國十五年起動工興建,全長有二十一公里多,最初是做為灌溉之用途,而後因為科學園區的用水需求,又建設了寶山水庫,而寶山水庫之水源也取自於竹東圳,整個竹東圳全長約二十一公里,七十多年來,靜靜的在竹東丘陵地帶流動著,滋養孕育了我們生命與生計。

項目符號

這一段水路,右側早期興建,左側為後期興建,大夥一人一句的討論起,為啥左側有加上橫栈橋,而右側的沒有,回家上網查了才知道,原來右側最初也是有橫棧橋設計,只是那些木頭都被搬光了,真奇妙。不過,為什麼這段水路有這樣的設計呢? 古早土木技師的設計智慧真耐人尋味。

項目符號

看完了十三號隧道,大夥驅車探訪寶山水庫的源頭,這一段路景色優美,有同學開心的說,這簡直是去陽明山郊遊啊,我想,人對了,去哪都好玩吧! 親愛的夥伴們,大家說是吧?

項目符號

在寶山水庫的最上頭,遠遠的看見一個大大的垃圾處理場,中間那個黃色柵欄,就是寶山水庫的起點,你看見了嗎? 把這些跟自己每日打開水龍頭嘩啦啦流出的水聯想一下,是否有不一樣的感覺呢?

項目符號

我們繼續沿著水路的軌跡走探,在丘陵小徑間探索,在今年夏天,參加了走過竹東圳的活動,當時的景色,是稻穀結實累累的金黃,而秋末冬初再次探訪,一整片米白色的芒草隨風搖曳著,大自然就靜靜的在哪裡,跟著四時節氣悄然變化,也靜靜等待著看得見的訪客去探索與發掘。

項目符號

探訪沙坑仔的定點觀察,我們尋找了荒野新竹的源頭,也尋找了日日生活必需用水的源頭,前輩的經驗傳承、輔導員的用心陪伴、同學們的彼此打氣互相關懷、孩子們的嘻笑逗趣,在暮色中結束了這個愉快但學習良多的周末午後。

這些人在看甚麼呢? 你猜猜看呀?

原來,是一位擔任過飛行員的夥伴,

告訴大家如何從飛機排煙觀察到高空的氣流狀態,又是新鮮的學習,真有趣。

沙坑組老中與新生代的三代夥伴合影,二十解月娥姐率先加入沙坑組。

項目符號

荒野花絮